试驾2025款日产N7, 11.99万起, 标配400V快充, 真有那么好?

  • 2025-07-15 14:51:34
  • 311

进入新能源时代后,日系车型曾经的经济性优势被大幅削弱,燃油车的销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,为了扭转这一竞争格局,日系品牌也加速着电气化转型。其中东风日产N7近期的表现值得关注,新车不仅有着11.99万起售的价格,在6月还登顶了合资纯电车型销量榜,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款车型的表现,我们专门拿到了2025款日产N7 625Max版本进行试驾,接下来我们就从实际的驾驶感受出发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初见日产N7时,7月的烈阳让整个车身的金属光泽越发高亮,车头采用了封闭式前脸,贯穿式灯带与两侧“7字形”的远近光灯组形成了前卫的观感,突破了传统燃油车的设计桎梏。车侧采用了溜背式的车顶结构,无边框车门设计让人眼前一亮,搭配上立体化的腰身型面也增加了整体的轿跑气质。车尾采用了贯穿式的灯组设计,并配有“NISSAN”的字母LOGO,车尾包围件则设计简约,上扬的底部护板也提升了紧致感。

欣赏完整车的设计步入座舱,森绿雪白双拼内饰让车内保持了素雅的气质,15.6英寸2.5K悬浮屏与仪表屏构成数字化中控台,触手可及的麂皮软包与细腻缝线也保证了车内的精致感,我尤其喜欢中央扶手前端双分区的手机无线充电板,让主副驾乘员可以同时使用,同时后排也将较多区域用作储物,出行时随身的钥匙和小件物品均能规整放置。

试驾过程中,我在行车过程中着重体验了车内的智能化配置,因为在我的认知里,能方便盲操作才是实用性的体现,车机内部配有8295P芯片,带来了丝滑的车机交互响应,车内前后排均配有语音助手,“你好小尼”的唤醒词较为亲切,我专门测试了“后排有点冷”、“导航到最近的公园”等模糊指令的识别率,我发现车机均能快速响应。全车还配有NVIDIA DRIVE Orin芯片和Momenta的辅助驾驶系统,使得整车具备了L2+级的辅助功能,在我试驾的城市路段中,系统对加塞车辆的预判能力甚至优于多数人类驾驶员,而遇到施工路段时,自动规划的绕行路线也较为精准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,我在高速路段试驾时,高速NOA在超大曲率弯道中设定仍略显保守,方向盘修正频率略高。

与我同行的摄影师坐在后排,4930*1895*1487mm的车身尺寸和2915mm的轴距保持了中大型轿车的空间感,后排707mm的膝部空间让身高180cm的摄影师也能优雅翘腿,同时纯平的地台表现被摄影师表扬,不仅让后排通道保持宽敞,放置一些摄影器材也较为轻松。除此之外 ,整车的AI零压云毯座椅也获得了我们的一致高评价,延续了日产大沙发的舒适感受。稍微让我有些吐槽的就是后备厢空间了,484L的容积谈不上宽裕,同时也不能通过后排放倒扩展整体空间。

整车采用了单电机前驱布局,200kW(2272Ps)的功率和305N•m的扭矩谈不上强劲,但在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的支持下,这台车开起来却显得较为高级,这一点也体现出日产对于家庭场景的关注。整车基于400V平台打造,并且配有73kWh的电池组,能提供625km的纯电续航,从我实际的试驾体验来看,在城市路段和高速路段均有的情况下,续航达成率基本超过80%。

这里我还要专门谈谈我的驾驶感受,整车在标准模式下电机扭矩如丝绸般顺滑释放,配合舒适刹停功能,将加减速G值变化控制在0.3m/s³以内,有效缓解了电动车常见的眩晕感。而在切换运动模式后,转向阻尼的渐进式增加与动力响应速度的提升,又能满足偶尔独自驾驶时的操控欲望。不过整车底盘对连续减速带的过滤尚欠火候,后排乘客能感受到较为清晰的纵向振动。

除此之外,日产N7的舒适性表现也是核心卖点,全域防晕车等人性化设计直击家庭用户痛点,而8295P芯片与Momenta智驾方案的组合,也打破了合资品牌智能化落后的固有认知。但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动力系统仅提供了单一选择,缺乏双电机版本让追求驾控乐趣的用户留有遗憾,此外全景天幕虽营造了通透感,但我在7月酷暑下试驾,还是感受到隔热性能仍有提升空间。

写在最后

作为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重磅车型,日产N7承载的是品牌加速转型的重要使命,而从此次试驾我也能明显感受到整车产品力的优势,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到,虽然日产N7短期销量亮眼,但中长期也不能掉以轻心,毕竟自主品牌在20万以下市场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,如果后期新车配置升级不及时,阶段性成功恐不能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