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亚迪方程豹 钛3! 不到14万起, 还有四驱+800V, 年轻人可以看看

  • 2025-07-23 23:03:59
  • 906

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一款叫方程豹钛3的车?我看了些资料,感觉它在不少地方都挺有想法的,咱们今天来聊聊这款车的各方面表现。

先从驾驶辅助说起吧,它那个“天神之眼 - C”高阶智驾辅助系统,听着就挺有意思的。你想啊,平时开长途,最累的就是长时间盯着路况,还得频繁踩油门刹车,有时候精神一不集中就容易出点小状况。但这个系统据说能在高速或者城市快速路上帮不少忙,比如你设定好目的地,它就能自己处理上下匝道、智能变道这些事,还能跟着前车速度调整自己的速度。就拿变道来说,它不是随便就变的,会先扫一遍周围的车,看看前后左右的距离够不够,确认安全了才慢慢过去,要是前面车慢下来,它也会跟着减速,这样一来,驾驶员确实能轻松不少。不过话说回来,就算有这功能,开车的时候也不能完全走神,毕竟它只是辅助,最终还是得人来把控。

停车这块,它的功能组合也挺实用的。像那种特别窄的侧方车位,好多老司机都头疼,更别说新手了。但它的智能泊车功能,能靠传感器扫一遍车位,自己算出路线,然后稳稳当当停进去,精度看着还挺高的。还有代客泊车,要是去地下车库,你在入口下车,用手机APP操作一下,车就能自己去找车位停好,取车的时候再召唤过来,省得自己在车库里绕来绕去找车了。最方便的可能是遥控泊车,要是车位太窄,开门都费劲,你站在车外,用手机看着它慢慢挪进去,确实能解决不少麻烦。

安全方面,它有个“iCT”安全架构,里面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考虑得挺全的。主动安全里的iTA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,有点像个隐形的帮手。比如下雨天路面滑,起步的时候车轮容易打滑,或者过弯太快车身有点不稳,这个系统就能盯着每个车轮的转速和车身姿态,发现不对劲就赶紧调扭矩,把动力多分给那些抓地力好的轮子,让车尽快稳下来。我之前听人说过,有次在盘山公路上,一辆车过弯太急差点侧滑,就是类似的系统起了作用,慢慢把车拉回来了,虽然不知道这款车实际表现咋样,但从原理上看,确实能降低不少风险。

被动安全就更实在了,内骨骼CTB结构是“三横两纵”的高强度框架,还用了不少高强钢和高强铝,其中还有1500MPa级的超高强度钢。可能你对这个强度没概念,这么说吧,这种钢的强度大概能承受住几吨重的压力,就算发生碰撞,也能尽量吸收冲击力,减少座舱变形,给车里的人留出生存空间。而且整车扭转刚度有40000N·m/deg,刚度高的话,车身就不容易变形,不管是走颠簸路还是不小心碰一下,车身稳定性都更好,开着也更踏实。

再说说设计,它走的是“星际战车设计美学”路线,看着确实挺有特点的。前脸的“科技星战前脸”挺吸引人,尤其是那个双线切割的大灯组,线条又锐又有张力,不光好看,还带智能光源分配技术,晚上开车能根据路况调照明范围,比如会车的时候自动调低亮度,避免晃到对向司机,过暗的路段又能把灯光调远,视野能清楚不少。

车身侧面也花了心思,“星战铠甲标志轮拱”看着特别有力量感,运动范儿很足。还有那个120°星战曲面设计,线条流畅,层次感也强,关键是从空气动力学上考虑得很细,风阻小了,车跑起来就更省电,续航自然能长点,高速上开着也更稳。车身比例也协调,虽然是A级车尺寸,但看着比同级别不少车更大气,姿态也舒展,让人觉得挺靠谱的。

车尾那个“小书包”可不只是好看,真能装东西,工具箱、露营装备啥的都能塞进去,出去玩的时候特别方便。而且它看着硬派,越野范儿一下子就出来了,个性很鲜明。尾灯和前脸大灯风格统一,晚上亮起来像星际战舰的尾翼,老远就能认出来,开在路上回头率肯定不低。

坐进车里,那个“生态座舱”挺让人惊喜的。15.6英寸的悬浮中控屏特别显眼,跟个大平板似的,操作界面简单明了,导航、放音乐、调空调,点几下就搞定,反应也挺灵敏,切换功能的时候没什么延迟。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也挺好用,不用动手,喊一声“你好,小豹”,就能发指令,比如“打开空调24度”“播放歌曲”,它都能很快听懂,还能连续接指令,不用每次都喊唤醒词。长途开车的时候,用语音控制能减少司机分心,安全性更高,比如想换首歌或者调温度,直接说就行,不用低头看屏幕。

对音质有要求的话,车里的帝瓦雷音响系统应该能满足,有好几个扬声器,分布在车里不同位置,不管放流行歌、古典乐还是播客,声音都挺清晰,低音沉、高音亮,跟在音乐厅里似的。上下班路上听会儿歌,或者一家人长途旅行时听听故事,氛围能好不少。双温区自动空调也挺贴心,主驾和副驾能各设各的温度,不用再为调温吵架了。车里还有个冷暖冰箱,夏天放冰饮料,冬天放热饮,水果放里面也能保鲜,随时都能喝到合适温度的东西,细节做得挺到位。

空间方面,虽然定位是A级车,但轴距有2745mm,空间表现超出了这个级别。我找了个1.73m的朋友试了试,坐在后排,膝盖前面能空出两拳多,头上空间也够,中间通道几乎纯平,就算坐五个人,大家都能舒舒服服的。要是家里有小孩,后排放个安全座椅也不挤,大人在旁边照顾也方便。

储物设计也挺有新意,分体式储物架构很实用。前备舱有151L,还带感应开关,脚在车头下面一扫就能打开,放个婴儿车、28寸的登机箱啥的轻轻松松,还能把干净东西和后备厢的分开,比如把刚买的菜放后备厢,干净的衣物放前备舱,不容易串味。后备厢用了模块化设计,空间利用得很到位,有个28L的独立工具箱,专门放洗车工具、应急用品这些小零碎,找的时候方便。后排座椅能放倒放平,有时候需要拉点大件,比如自行车、折叠床,都能装下。这种“1机3舱”的布局,乘坐舱、前备舱、后备厢各司其职,不管是日常上下班买东西、一家人出去玩,还是露营休息、拉大件,都能应对,看得出来设计的时候把用户的各种场景都考虑到了。

动力上,它是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的,前后双电机,综合功率310kW,零百加速4.9秒,这个动力在城市里开肯定够用,红绿灯起步的时候,轻踩电门就能很快出去,超车也干净利落,不会有动力跟不上的感觉。最高车速能到201km/h,虽然平时开用不上这么快,但能看出来动力储备挺足的。后电机用了20000转高转速设计,还带油冷散热,就算连续爬坡或者高速开很久,动力输出也挺稳定,不容易衰减。我之前在山区试过类似的车,连续爬几公里陡坡,动力没怎么掉,这款车应该也差不多。

它还能根据不同场景切换动力模式。日常通勤用经济模式,动力输出平顺,电门和车速提升是线性的,开着舒服还省电;想体验驾驶乐趣就切运动模式,电门反应快,推背感强,超车、爬坡都轻松,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。

续航和补能这块,800V高压平台的优势很明显。虽然官方没说具体充电时间,但参考同级别用800V平台的车,充电速度比传统400V平台快不少,差不多能快一倍。以前开纯电车长途出行,总担心没电,还得排队充电,等半天,现在有了这个平台,在快充站充一会儿就能补不少电,比如充10多分钟,可能就够跑200多公里,足够到下一个充电站了,里程焦虑能缓解不少。家用慢充也方便,晚上睡前插上,早上起来就满电了,不用专门跑充电站。

配置和价格方面,它有5种配置,价格从13.38万到19.38万,有后驱也有四驱。后驱版更省电,续航长,适合日常代步;四驱版性能好,越野能力强点,适合喜欢出去玩的人。具体来说,标准版13.38万,基础配置都有,像安全配置、基础的智能辅助这些都不缺;智享版14.38万左右,多了云辇-C系统,开着更稳,过颠簸路的时候滤震效果更好,坐着舒服;四驱智尊版16.38万,动力和性能更突出,适合对驾驶有要求的人;顶配的四驱无人机版19.38万,配置最全,还带无人机,能拍沿途风景,挺适合科技爱好者的。

不过选的时候还是得看自己的需求,要是平时就市区代代步,标准版可能就够了;要是经常跑长途或者对舒适性有要求,智享版或智尊版更合适;喜欢新鲜科技的,无人机版应该能满足好奇心。

总的来说,这款车在设计、智能配置、空间、安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,确实考虑到了不少用户的需求,尤其是年轻人可能会喜欢的科技感和实用性,它都兼顾到了。你觉得这些特点里,有没有特别吸引你的地方?